索引号: | 6542020010/2025-00144 | 发布机构: | 乌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 | 2025-05-20 | 所属主题: | 政策解读 |
索引号: | 6542020010/2025-00144 |
发布机构: | 乌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 | 2025-05-20 |
所属主题: | >政策解读 |
乌苏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解读:让每个孩子都有康复的希望
为帮助残疾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减轻家庭负担,乌苏市近期出台了优化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的实施方案。这项政策聚焦0-14岁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通过多部门协作,提供从筛查诊断到康复训练的全链条服务,让更多孩子获得及时有效的康复支持。
谁能获得救助?
政策主要帮助乌苏户籍或持居住证的0-14岁残疾儿童,包括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障碍和孤独症儿童。其中,0—6岁儿童凭医院诊断证明即可申请,7-14岁需持有残疾人证。特别优先保障低收入家庭、孤儿、困境儿童等群体,对因突发变故致困的家庭也给予支持,真正实现“应救尽救”。
救助涵盖哪些内容?
康复救助分为三大类:
康复训练:根据残疾类型提供针对性训练,如听力言语训练每年最高补贴1.92万元,脑瘫儿童训练每年1.72万元,孤独症儿童每年1.8万元。7岁以上儿童补贴标准减半但保障基础需求。 手术治疗:包括人工耳蜗植入、肢体矫治、眼科手术等,每例手术最高补贴1.2万元,其中人工耳蜗手术一生可享一次补贴。 辅助器具:为不同残疾类型配备助听器、假肢、矫形器等,如双耳助听器每年补贴7200元,大腿假肢每年补贴5000元。
如何申请救助?
家长只需三步即可完成申请:
提交材料:携带户口本、残疾证或诊断证明到市残联填写申请表,可自主选择定点康复机构; 快速审核:残联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公示5天,未通过会书面说明原因,家长可提出申诉; 开始康复:审核通过后即可到选定机构接受服务,多重残疾儿童每年可选一种主要项目救助。
政策有哪些亮点?
年龄覆盖更广:将救助对象从传统0—6岁扩展至14岁,填补学龄期儿童康复空白。 审批效率高:审核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建立申诉渠道保障公平。多部门联动:卫健部门负责早期筛查,教育部门衔接康复后入学,医保局将部分项目纳入报销,形成合力。质量监管严:对康复机构实行准入退出机制,定期评估服务质量,严防资金挪用和安全隐患。
特别提示
家长可通过社区、医院或残联了解政策详情,所有救助信息公开透明接受监督。政策强调“自愿申请”,不会强制要求康复,但对困境儿童采取主动发现、主动救助机制。目前乌苏市已统筹各级财政资金,确保符合条件的孩子“申请一个、救助一个”。
这项政策的出台,标志着乌苏市残疾儿童康复从“家庭自救”转向“制度保障”,通过政府兜底、专业介入和社会参与,为残疾儿童点亮康复之路。如有疑问,可拨打市残联服务热线或前往各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