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654202010313502B-2021-00326 发布机构: 乌苏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发布日期: 2021-06-18 所属主题: 义务教育
索引号: 11654202010313502B-2021-00326
发布机构: 乌苏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发布日期: 2021-06-18
所属主题: >义务教育

【教育概况】乌苏市义务教育工作汇报

发布时间:2021-06-18 00:00:00 【字体:

  一、教育基本情况

  乌苏市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区域总面积2.0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万余人(其中市属人口23万人),由汉、哈、回、维、蒙等24个民族组成。辖10镇、7乡、5个街道办事处。

  我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8所,其中高中1所,小学24所、初中11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23006人,其中小学在校生14790人、初中在校生8216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职工2414人,其中专任教师1399人。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乌苏市委、市人民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和谐稳定为首要目标,以构建教育均衡发展为抓手,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有效巩固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

  (一)慎终如始抓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做好组织保障。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在自治区、地区的正确引领下,我市统筹指导,坚持做到靠前指挥,积极组织卫生、公安、市管、交通、财政和社区街道、乡镇党委形成合力,确保了全市36所各级各类学校、51所幼儿园和2所中职学校计30000余名师生的生命安全,做到了校园疫情零感染。二是做好防疫物资保障发放工作,确保各学校、幼儿园防疫物资充足。2020年,共发放成人口罩410.26万个;发放儿童口罩36万个;发放手持额温枪882把;分发体温计3018个;为人数超过2000人的学校安装红外测温仪5个。三是做好疫情期间考试工作。根据自治区“高考不出县、其他考试不出校”工作要求,扎实推进中高考、内初等各类考试工作。四是扎实做好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管理工作。我市现有校外培训机构48家,复课4家。按照自治区、地区要求,扎实开展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清查整治工作,及时反馈清查结果并严格按要求整改。

  (二)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一是完善管理机制,促进工作提升。按要求组建了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充分发挥各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推动党建与学校各项工作深度融合。二是制定下发《乌苏市教科系统党建工作要点》,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逐级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压实工作责任,做到了分工到岗、责任到人。三是形成了“一个抓手”“两个载体”“三个重点”“四项措施”的“1234”党建工作法,进一步巩固了“为认同而教育”“幸福365”“闪闪红星”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党建品牌,推进教育系统党建全面规范提升。四是创新驱动促发展。落实教育系统党组织结对共建机制,将33所学校按学段分为3个党建集团,设12个核心校,每个核心校捆绑1-3个基层学校,全面实行“集团化管理、捆绑式考评”。集团核心学校以支教工作为契机,为乡镇学校输送党员教师75名,壮大基层学校党员队伍,建强基层党组织,为提升教育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坚持三个优先,不断巩固均衡发展成果。一是坚持优先规划教育事业。研究制定了《乌苏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1-2020年)》《乌苏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乌苏市中小学校点布局规划》《乌苏市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任务分解方案》《乌苏市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提高工作分解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坚持优先研究教育工作。市委、市人民政府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提高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四套班子领导联系学校制度,调整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教育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统筹推进我市教育均衡发展巩固提高工作。一年来,市委、市人民政府先后9次研究教育工作。三是坚持优先推进督评工作。市政府建立了义务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监督和问责制度,压实了工作责任,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实。同时我市将完善教育督导机制作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将督导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为督导工作正常开展提供了保障。市教科局、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以督学责任区建设为载体,坚持“问题导向、以查促改”原则对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全方位、多轮次督导,有效巩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

  (四)实施三项工程,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一是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工程。依法做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达标。2020年,财政经常性收入58685万元,教育财政拨款57350万元,较2019年提高0.001%;义务教育财政拨款33921万元,较2019年增长10.54%;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12165.31元,较2019年增长0.04%;初中生均教育事业费15908.08元,较2019年增长0.05%;小学生均公用经费919.84元,较2019年增长0.28%;初中生均公用经费1167.63元,较2019年增长0.02%。二是实施学校布局优化工程。2020年,我市先后实施了第二小学新建综合教学楼、第五中学宿舍楼、第四中学小学部教学楼和综合教学楼等5个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7417.73万元。通过优化,城区学校学位幼升小释放学位1750个、城区小升释放学位2475个;乡(场)镇幼升小释放学位1530个、小升初释放学位1395个。三是实施信息化提升工程。利用2020年援疆项目资金为各中小学采购、更新信息化设备89.37万元,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了我市中小学信息化水平。

  (五)完善四项机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一是完善教师补充机制。2020年,我市招聘内地研究生19名、教育部直属公费师范生4名、自治区农村中小学定向免费师范生25名,有效缓解了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二是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按照“国培引导,区培辐射、市培为主,校培应用”总体思路,广泛开展教师培训(含线上培训)。年内,选派25名骨干督学、书记(校长)、25名思政教师赴西南大学、西安市等地参加专业系统培训学习;充分利用“辽宁专家送教”契机,加大对教师专业提升培训力度;依托名师工作室、工作坊先后培养教学能手40名、骨干教师501名、学科带头人93名,推荐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乌苏市高层次人才工作室3人、特级教师5人。三是完善教师交流机制。2020年市域内教师交流支教148人(党员23名)。其中:城区到乡镇中心学校92人,乡镇中心学校上挂至城区学校56人(中层以上领导21名),城乡师资更加均衡,缓解了农牧区学校教师不足和边远散学校师资紧缺问题。四是完善激励关爱机制。继续实施农村教师生活补贴政策,2020年,市财政为1023名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贴6017958.46元。针对新任教师采取多种拴心留人措施,免费提供煤气灶、首次免费提供米面油和等生活必需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新任教师采取校领导“一包一”措施帮扶等,维持了教师队伍稳定。

  (六)落实四项政策,促进教育公平。一是根据校点布局变化修订《乌苏市市直中小学招生区域划分方案(暂行)》,严格落实划片招生,防止择校、择班现象发生。二是继续落实《乌苏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管理办法(试行)》,对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照“免试就近入学”原则,通过统筹安排的方式,使其在居住辖区或相对就近学区免试入学,并确保其在编班和师资上与其他学生享有同等待遇。三是继续落实《乌苏市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对全市354名关心关爱学生进行分类帮扶,责任包干到人并建立一生一策,建立了校内外联动机制,校内联系人及时与妇联干部及校外包联干部沟通交流,做到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实现了全面全方位关心关爱。四是构建义务教育资助体系。积极实施教育精准扶贫支持计划,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一年来,发放寄宿生生活补贴434.78万元,非寄宿生生活补贴408万元。积极动员和争取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一年来,社会各界共为中小学生捐款195125元。经对我市困难监测户适龄儿童少年167人(其中小学72人、初中21人)、低保家庭1186户2965人(其中小学290人、初中123人)、特困供养儿童少年162人(其中小学80人、初中28人)、适龄孤儿36人(其中小学12人、初中19人)进行逐一核查,上述人群中适龄少年儿童无辍学现象发生。

  (七)夯实“七项工作”,稳步提升教育质量。一是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严格落实自治区课程设置方案,每学期对学校课程设置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偏;规范中小学校特别是城区学校学生作息时间,不定期进行督查和暗访,学生课业负担有所减轻,睡眠充足;严格教材管理和审读,规范教辅资料选用,所有教材和教辅资料均来自自治区目录。

  二是深化集团帮扶机制。通过教育集团捆绑考核,建成城乡一体化的集团化发展模式,在集团管委会的引领下探索人财物统一管理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初步实现了管理、师资、资源、教研模式、资产、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模式、荣誉体系、评价体系的集团化。三是打造高效早读。通过分时、分层、分块、分量投放,全市齐步走、找差距、定措施、强落实的方式开展高效早读探究,目前已取得良好效果。落实面向全体、有教无类,扎实推进小学教育双基工作,通过提炼要点、经验复制等方式开展工作并按照8:1:1开展双基评价。四是全面深化教研教改。建立教研组织构架,形成三级教研体系,建立了以教学副校长、教务教研主任(95人)为一级,教研组长(128人)为二级,优秀备课组长(227人)为三级的教研体系。通过三级教研体系建设,扩充了教研队伍,延伸了教研半径。在三级教研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推行集团的三级质量管理架构,并以每一级为中心向上、向下延伸三级,从而实现无缝衔接。课堂教学改革通过“五薄”精准施策双基质量,通过“5w2h”落实常量“三个掌握”,以“五薄”精准施策中小学双基质量,扩充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时效与实效,通过质量监测评价双基的完成率和巩固率。五是创新办好小规模学校。对农村不满100人的学校按照每年7.55万元标准拨付公用经费,确保小规模学校正常运转。坚持师资优先,按班师比核定教师编制。

  经努力,2020年我市中考综合排名位居塔城地区第一,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质量监测综合排名全疆居第4名。

  (八)加强三个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是不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持续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教师队伍思想防线,教育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简明新疆地方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立爱国主义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持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坚持课前5分钟思政教育,让思政课与其他学科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深入开展红色基因十项传承活动,切实增强师生爱党爱国情怀。二是不断加强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广泛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各中小学校举办国学经典诵读活动96场次,参与师生1700余人(受疫情影响,参与人数较少),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精神力量。三是不断加强艺术体育工作建设。各中小学以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社团等为载体,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大力推行特色广播操、跳绳、球类等文体活动。

  (九)突出“三个保障”,全面建设平安校园。

  一年以来,我市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基层党组织建设还有待强化,边远散学校党员人数少,一定程度影响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充分发挥;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步子迈得还不够大、不够快;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我市特色学校、亮点学校数量偏少,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任务还较重。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市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自治区“3+1”安排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基本要求、以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以加强党的领导为坚强保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开拓进取、务求实效,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全面推动乌苏市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而努力奋斗!